輸血還是搬磚?金地集團業績“掉隊”,高管密集持股金地商置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3-16 15:00:56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葛愛峰 見習記者 郭浩儀 深圳報道
近日,住建部一份“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系統”的通知引發網友熱議。通知顯示,按照住宅用地分類調控文件要求,22個重點城市將實施供地“兩集中”,2021年發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過三次。其中“兩集中”,即“集中發布公告”“集中組織出讓”。
換言之,以后這些城市一年只賣三次地。
這對開發商來說,集中拍地無論是從融資上,還是從投拓上,都是一個新的考驗。一些大型房企因此加強了向核心城市擴張的趨勢,小房企則在無形中遭到了擠壓。
《華夏時報》記者發現,最近金地集團就將部分城市公司獨立出來,成為單獨的公司。此外,其子公司金地商置(HK.00535)這些年來利用在一線城市的擴張悄然壯大。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地產人士向本報記者稱,城市公司是金地深耕核心城市的舉措之一,這種做法其實更方便搶占一二線戰場。至于金地商置,該人士坦言,這是金地集團精心培育的?!胺叛弁?,那些高盈利的項目、優良的財務表現,都是金地集團對金地商置的偏愛。不過,縱觀商置的董事會名單,清一色金地高管層,沒有一位來自金地的大股東,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p>
險資穩坐大股東之位
說到金地集團,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
自1992年涉足房地產以來,金地集團的房地產已經發展近30年。因在股市中表現活躍且具有行業代表性,金地集團一度被譽為四大地產龍頭股“招保萬金”之一,江湖人稱“四爺”。然而,時過境遷,曾經的“招保萬金”如今已變成了“碧恒萬融”。根據《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萬科、恒大、碧桂園、融創位列前四。
市值說明一切。截至3月16日中午,金地集團(SH.600383)總市值為574.3億元,而萬科A(SZ.000002)為3747億元,港股上的萬科企業(HK.02202)為3811億港元;中國恒大(HK.03333)為1971億港元;碧桂園(HK.02007)為2104.38億港元;融創中國(HK.01918)為1602億港元。
至于當年并立的招商蛇口(SZ.001979)和保利地產(SH.600048),則分別為1004.67億元和1819億元,同樣遠在其上。
即使已經“掉隊”,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依然充滿信心?!拔覀円蔀榈禺a科技的領導者、科技孵化的領先者?!彼鴮γ襟w如此說道。
1998年,年滿四十的凌克躊躇滿志,正式成為金地集團的舵手。3年后,金地集團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距今恰好二十年。資料顯示,金地集團上市一年后就完成了華東、華南、華北的區域擴張戰略格局以及西進武漢的戰略布局。
但上市僅兩年,金地集團當時的第二股東深圳控股,就把13.11%的股份轉讓給了金信信托,剩下的5.56%則轉給了金信信托的主要股東通和控股。在2005年底,一直被疑為幫助管理層MBO的金信信托在“公開賬面”上出現巨額虧損,無奈之下退出金地集團,并把手中大部分金地股票出售給了深圳市福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很可惜,當時的深圳國資還遠沒有10多年后控制萬科和蘇寧的實力和強勢。
2006年至2007年,中國房價出現爆發式增長?!?007年房地產藍皮書》指出,2006-2007年全國二手房租售比上升,房價虛高傾向明顯,一些經濟發達城市的實際房價甚至高出擬合房價的50%。在此情況下,房地產股價漲勢猛烈,凌克領導的金地管理層失去了大量增持股權的空間。直至2013年前,深圳市福田投資發展公司一直為金地的第一大股東。
隨著險資的主動出擊,生命人壽與安邦人壽(后改為“大家人壽”)開始輪番增持金地,進而成為第一、第二大股東。2013年,富德生命人壽首次舉牌金地集團,持有金地5.41%股份。而后安邦人壽快速“接力”,兩大險資爭相入局。截至2014年4月底,富德生命人壽累計持有金地的股份已達約11億股,合計占金地總股本的24.82%,表決權比例達到20.01%,坐上了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之位。今天,這兩家公司在金地集團的占股比仍超過40%。而凌克的持股比例,只有0.082%。
上圖為金地集團截至2020年9月30日十大股東持股情況
曾有媒體報道,早在生命人壽首次舉牌金地不久,凌克就否認險資派駐董事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并稱對方僅為財務投資。但事實證明,險資大股東們不僅出現在金地集團董事會上,還高票否決金地醞釀了大半年才推出的核心員工跟投方案。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輩新鮮一輩陳。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像以前,如今的金地集團股權結構分散,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耙粤杩藶槭椎脑喙芾韺蝇F在好像也沒有什么話語權了,至于會不會‘大換血’,這還很難說?!?/p>
布局金地置業,在下一盤大棋?
還是先回到那個時刻,在洶涌的資本面前,以凌克為首的管理層只有招架之功。
但正如蘇格拉底所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時機去發掘開拓的人。幾乎在富德生命人壽入局的同時,金地集團就收購了星獅地產56.05%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同時,在完成收購、高管入駐等動作后,又將其正式更名為金地商置。
金地商置由此開始了擴張之路:2013年10月,注入金地集團的6個項目;2015年12月,收購BestbeatLimited;2016年1月,宣布擬收購上海啟客集團;2016年6月,收購北京瑞達鑫遠100%股權;2016年11月,收購廣電地產74%股權,獲取500萬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儲備。
作為金地集團的香港上市平臺,金地商置的定位是商業地產投資、開發和運營平臺。不過,通過收購擁有優質土儲的地產公司,金地商置的住宅業務顯然已成為主力。
其實,金地商置高速擴張,金地集團的“幫扶”功不可沒。金地商置的銷售額從2013年的42.3億迅速提高至2019年的636.6億,六年間翻了15倍。但有趣的是,不斷對金地商置“輸血”的金地集團,在金地商置中的持股比例卻不斷被稀釋。截至2020年上半年,金地集團對金地商置的持股比例已從最初的67.45%被稀釋到39.87%。
為激勵高管,金地商置還實行購股權計劃。2013-2014年,金地商置共計授出購股權11.13億股,授予對象主要為7位董事。該購股權計劃將實施至2024年,并且未規定業績考核條件。自2017年開始,陸續有管理層開始行權。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已行權數量6.75億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09%,占總股本的比例為2.09%。
行權后,凌克持股1.02%,黃俊燦持股0.88%,徐家俊0.77%,韋傳軍0.57%。而他們在金地集團的持股比例分別為0.08%、0.05%、0.02%、0.02%。按市值計算,凌克在金地商置持有的市值有2億港元,而在金地集團的持股,市值是5000多萬元。
金地商置的董事會席位看起來也是相當簡潔——沒有一位來自金地大股東,只有以凌克為代表的金地管理層,而其余三位非獨立董事也不參與公司管理。第二大股東也沒有派出任何董事。
作為后起之秀,金地商置的“優秀”很難讓人不注意到管理層的用意。2019年,金地商置的歸母凈利率幾乎比金地集團高2倍,而金地商置的凈利潤率約是38%,金地集團只有24%。上述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金地商置的土地儲備,幾乎都布局在一二線城市,它的賺錢能力不比金地集團低?!翱v觀商置的股權結構,確實有點耐人尋味。曾經有媒體說過商置是金地管理層的‘后花園’,仔細想來不無道理,但是也不能就此斷定,時間自會給出答案?!?/p>
而關于金地商置是金地管理層的“后花園”這一坊間傳聞,獨立財經觀察家侯寧告訴本報記者:“暴利時代已經結束,近年來金地的毛利率出現下降,但商置的發展勢如破竹,加上股權結構的變化,確實容易引人揣測?!?/p>
據悉,中金公司此前預計金地集團在2020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至698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至106億元。而金地商置則將在一周后約3月22日公布上一財年業績和末期股息?!胺旨t比例不會低于30%?!币晃煌顿Y者如此判斷。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