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藍豐戰略轉型失敗,因資金違規占用被證監會處罰,業績扭虧或迎來新起點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5-26 14:24:58
劉鵬
2021年5月19日,*ST藍豐發布《關于光氣合成裝置停產的公告》引深交所關注函。新沂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下達通知書要求公司2021年5月底前拆除完成剩余3套光氣裝置,公司對歷次收到的政府拆除通知等事項均未披露,被深交所質疑是否按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出現重大變化,要求律師就相關事項發表核查意見。
一、違規占用資金、隱瞞關聯交易,決策安排人被市場禁入
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8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送達的《調查通知書》,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2019年12月27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江蘇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蘇證監罰字[2019]8 號)。
2020年4月7日,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0]1號),經中國證監會查明,王宇作為*ST藍豐的關聯自然人,陜西禾博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華寶枸杞產業有限公司和陜西方舟置業有限公司構成公司的關聯法人,2016-2017年度王宇安排全資子公司陜西方舟制藥有限公司(下稱“方舟制藥”)通過資金劃撥不入賬的方式,向王宇實際控制的方舟置業、寧夏華寶、禾博生物及王宇指定的單位或個人劃撥資金,上述資金占用行為已實質上構成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關聯交易,公司未按規定在2016年半年報、2016年年報、2017年半年報進行如實披露。
公司的上述行為已違反《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江蘇證監局對*ST藍豐給予警告,并處以50萬元罰款,對20多名責任人員給予了警告并處以3-50萬元不等的罰款。 此外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王宇因違法行為情節嚴重,還收到了《市場禁入決定書》([2020]1號),被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中國證監會已下發對*ST藍豐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投資者于2016年8月23日至2019年1月9日期間買入,并在2019年1月10日及之后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可發送姓名、股票名稱、電話發送郵件到 suopeibao@126.com,或關注“股民索賠寶”公眾號參與索賠。
二、控制權轉讓已成定局,光氣裝置停產引深交所關注
對于四年前收購方舟制藥的*ST藍豐而言,不曾想彼時“雙主業”并購重組計劃,四年后卻演變成股東侵占大額資金,子公司方舟制藥拖累導致公司業績虧損的不利局面。方舟制藥原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王宇,違規將方舟制藥銀行資金劃轉至與王宇相關的單位或自然人賬戶,形成對藍豐生化資金的違規占用。
方舟制藥在被收購時曾作出業績承諾,2015-2017年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不低于人民幣7,471.63萬元、9,035.51萬元和 10,917.03萬元。而2017年方舟制藥扣非后凈利潤僅為9130.43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也未支付補償款,2018年4月28日公司被出具2017年度財務報表審計保留意見的專項說明,無奈在2018年對方舟制藥計提商譽減值5.7億元。
2021年4月初,*ST藍豐公告披露,控股股東江蘇蘇化集團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動人蘇州格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海南錦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30日共同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表決權委托協議》。蘇化集團同意向海南錦穗轉讓其持有的*ST藍豐10%比例的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份,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所有股東權益。本次股權轉讓及表決權委托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由楊振華先生變更為劉智先生,蘇化集團、格林投資、海南錦穗及楊振華先生實際構成為一致行動關系,本次股權轉讓不會觸及要約收購義務。股權變化并不影響股民索賠,對公司發展或許是紅利也未可知,但公司仍需為曾經犯下的錯買單,投資者可通過公眾號股民索賠寶參加索賠。
三、公司業績有所增長,但仍冠以退市警示,需關注投資風險
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由江蘇蘇化集團新沂農化有限公司整體變更設立,2007年9月24日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公司主要生產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及精細化工中間體四大系列產品。2010年12月3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02513)。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總股本為3.4億股(其中流通A股3.14億股,限售A股2566.29萬股),總市值約15.23億,股東人數為1.12萬戶,人均流通股數為2.81萬股,股票收盤價為4.48元/股,當日上漲1.82%。
2021年4月20日,*ST藍豐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42億,同比下降10.8%;實現歸母凈利潤1482.36萬,上年同期為-5.17億元,同比扭虧為贏;每股收益為0.04元。同日發布的一季報顯示,當期實現營業總收入3.34億,同比增長40.28%;實現歸母凈利潤123.51萬,上年同期為-1541.42萬元,略有盈利的原因系本部生產經營基本正常未受疫情影響,但寧夏藍豐的產能未能達到預期仍處于虧損,因此造成盈利略少。雖然公司業績有所增長也于近期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但現仍被冠以*ST標志,投資者需留意相關風險。
(本文由上海滬紫律師事務所主任劉鵬律師供稿,不代表華夏時報立場。劉鵬律師,從業經驗14年,主要執業領域為金融商事領域,擅長辦理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
劉鵬律師團隊聯系方式
報名電子郵箱:suopeibao@126.com
微信公眾號:股民索賠寶
請股民報名時提供如下信息:【股民姓名、聯系電話、股票名稱】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