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評:借力價格機制 實現雙碳目標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5-28 20:22:43
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感,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組雙碳目標,給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切實找到了一個著力點。
這樣一個著力點,要如何發力,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運用價格機制是一個好辦法。
最新的消息是,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已經越來越近,據悉,全國碳交易的漲跌幅比例已確定為10%,而大宗交易漲跌幅限制為30%,這一漲跌幅限制還將根據市場風險進行調整。
有了市場就有了價格,有了價格就有了方向,市場經濟中,價格發揮作用,無形的手指導企業,在追逐利潤的同時,完善更大意義上的社會目標。
5月26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會議并講話,指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強調要緊扣目標分解任務,加強頂層設計,指導和督促地方及重點領域、行業、企業科學設置目標、制定行動方案。
實際上,我們覺得,在市場經濟里,運用價格機制,編織一張更大范圍的價格網絡,將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最強推動力。此前的5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等于在方方面面編織了這樣一張大網。
這份行動方案的總體要求是,堅持市場化方向,堅持系統觀念,重點圍繞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進價格改革,完善價格調控機制,提升價格治理能力,確保價格總水平在合理區間運行。
在這份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中,深入推進能源價格改革,運用價格機制引導實現雙碳目標成為一個亮點。
關于持續深化電價改革,方案提出來,要持續深化燃煤發電、燃氣發電、水電、核電等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新型儲能價格機制。
關于不斷完善綠色電價政策,方案提出來,針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完善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強化與產業和環保政策的協同,加大實施力度,促進節能減碳。
系統推進水資源價格改革,促進水資源節約實現雙碳目標,是這份方案的又一個亮點。
關于創新完善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形成機制,方案提出來,建立健全有利于促進水資源節約和水利工程良性運行、與投融資體制相適應的水利工程水價形成機制。
關于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方案提出來,合理界定水權,創新完善水權交易機制,推進市場化交易,推動節約的農業水權向城市和工業用水轉讓。
關于持續深化城鎮供水價格改革,方案則提出來,建立健全激勵提升供水質量、促進節約用水的價格形成和動態調整機制,完善居民階梯水價制度,適度拉大分檔差價,有序推進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在具備條件的高耗水行業率先實施。
另外,方案還提出,結合污水處理排放標準提高情況,將收費標準提高至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無害化處置成本且合理盈利的水平,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招投標等市場化方式確定污水處理服務費水平,建立與處理水質、污染物削減量等掛鉤的污水處理服務費獎懲機制。
截至目前,我國97%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均由市場形成,而價格是市場配置資源的最重要信號,一份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如此側重新能源發展和水資源保護,確確實實是頂層設計理念的充分體現。
用價格機制促雙碳目標實現,重在長遠。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