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沖擊:幾家歡樂幾家愁?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6-17 10:43:58
伍戈
原材料價格普漲,各行業成本攀升。本輪大宗商品價格抬升并未伴隨國內總需求的明顯擴張,甚至發生在疫后經濟尚未完全修復的“脆弱”之時,因而具有鮮明的外部供給沖擊的特征。成本沖擊之下,微觀企業如何相機調整應對壓力?宏觀經濟是否波瀾不驚趨勢依然?
一、成本沖擊:幾家歡樂?
與純粹的總需求擴張引起的大宗漲價不同,成本沖擊時期國內需求往往不強,例如2004-2005年、2017-2018年等。成本沖擊引致的大宗漲價對上下游各行業的影響差異較大。對于上游而言,大宗漲價帶來企業盈利的提升,并進而帶動其投資的上升。歷史表明,即使在大宗價格見頂之后,上游行業以ROE為代表的盈利指標還會繼續上升一到兩個季度??梢?,大宗漲價對上游行業景氣度的提振是顯著和持續的。
二、成本沖擊:幾家憂愁?
對下游而言,原材料漲價但需求未明顯改善的情形下,終端產品難以充分提價,成本上升往往意味著企業利潤侵蝕和行業投資承壓。歷史上,成本沖擊時期下游的盈利與投資往往都較為低迷,今年也如此。原材料漲價對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的壓力凸顯,相關投資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每當大宗商品及進口價格高企時,我國出口商由于定價權較弱難以對出口品相應提價。價格貿易條件的惡化使得貿易商利潤受到擠壓,最終將促使貿易順差收斂。
三、成本沖擊:整體影響幾何?
歷史表明,微觀企業的投資行為通常由其前期利潤的走勢決定。但當成本沖擊來臨,前期利潤的抬升往往并不能有效帶動整體的制造業投資。這可能是因為,原材料漲價對終端需求的壓制以及成本沖擊對利潤的侵蝕,從而使得大部分企業都保持謹慎而“不敢”擴大投資再生產。盡管大宗商品漲價對上下游的影響不盡相同,但從整體來看,成本沖擊對制造業投資等的影響是負向的。
展望未來,前期貨幣社融的持續下行或預示著下半年我國內需轉弱。海外經濟雖仍維持高位,但歐美商品消費逐步向服務消費的轉移,疊加全球工業生產的修復,我國出口未必能有過去那般強勁。在此情景下,疊加成本沖擊的后續影響,宏觀經濟趨弱態勢或將更為明顯。
四、基本結論
一是原材料價格普漲,各行業成本攀升。本輪大宗商品價格抬升并未伴隨國內總需求的明顯擴張,甚至發生在疫后經濟尚未完全修復的“脆弱”之時,因而具有鮮明的外部供給沖擊的特征。成本沖擊引致的大宗漲價對上下游各行業的影響不盡相同。
二是對上游而言,大宗漲價引致盈利提升進而帶動投資。對下游而言,原材料漲價但需求未改善,企業利潤侵蝕投資承壓。此外,大宗及進口價格高企時,我國出口商定價權較弱,貿易順差有望收斂。整體看,成本沖擊對制造業投資等影響是負向的。
三是展望未來,前期貨幣社融持續下行預示下半年我國內需動能轉弱。海外經濟雖維持高位,但歐美商品消費逐步向服務消費轉移,疊加全球工業生產修復,我國出口未必能持續強勁。疊加成本沖擊的后續影響,宏觀經濟趨弱態勢或將更為明顯。
(作者為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程凱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