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評:深化改革措施 釋放人才活力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6-25 21:57:01
高考季,拿到好成績的同學們,正在精心準備著填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畢業季,學業有成的學子們,即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夏季的溫度,好像這些年輕人火熱的心情。
為什么每年的高考季和畢業季,都能牽動全社會的最大關注,因為這些年輕人,是每個家庭的未來,也是創造這個國家未來的最有活力的生力軍。讓這些年輕人,以及所有的勞動者、創新者、創業者,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正是宏觀政策的目標所在。
6月2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十四五”時期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大激發市場活力促發展、擴就業、惠民生。
創新發展戰略,已經催生了大量市場主體,支撐了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了新動能快速成長,增強了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十四五”新時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堅持創業帶動就業。特別強調了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多渠道創業就業,增強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能力;二是營造更優雙創發展生態。尤其要鼓勵產業鏈中占主導地位的“鏈主”企業發揮引領支撐作用;三是強化創業創新政策激勵。其中涉及到了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華創業等等。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引用的一句話,“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敝袊w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4億人民的力量。要以創新促進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究其實質,最終還是要解決一個人的能動性問題,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一句“人盡其才”,其實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要激發人的積極性,要解決人的后顧之憂,要讓人才在龐大的市場中流動起來,要讓所有人的生產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還有很多的配套政策需要改革來深化。而最近的消息是,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這樣的好政策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之中。
一個例子是,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出,經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批準,開始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試點提取住房公積金償還異地購房貸款業務。上海方面解釋說,這一舉措是為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服務長三角區域內人才流動、產業發展,減輕職工還款壓力,支持職工真實住房需求。
另一個例子是,6月中旬,昆明市提出通過全面放開落戶限制,促進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此前,湖北省也提出取消除武漢市外全省其他地區落戶限制,進一步降低武漢市落戶門檻。至此,至少有15個省份已經提出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其中石家莊、昆明、南昌、銀川、福州、濟南6個省會城市“零門檻”落戶。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求的是高質量增長,高質量增長,就需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首先就來自于人才和勞動力要素在整個市場中的自由流動,向城市集中,向城市群集中,人才的集聚,將會發揮出巨大的網絡效應,創造出無限的新需求,產生強大的創新能力。
期待有更多的改革措施,可以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而這些激發人的活力的措施,同時也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推動著共同富裕,善莫大焉。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