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套路猛如虎!中天科技財務涉險30多億或存信披違規,受損股民可報名索賠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7-23 11:51:40
吳立駿/文
7月22日,也就是自曝公司高端通信業務重大風險的次日,中天科技(600522)全天一字跌停,市值一天蒸發31.26億元。以最新一期股東戶數16.37萬戶計,戶均損失逾19萬元。上海市東方劍橋律師事務所資深股票索賠律師吳立駿表示,從已知信息來看,中天科技相關重大事項披露滯后,已有信披不及時的嫌疑,凡2021年7月21日晚間持有中天科技股票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可通過電子郵件jitisu@163.com或加微信zw515sp發送姓名、電話、股票名稱、數量提交獲賠申請,后續可依法起訴相關責任主體主張民事索賠。
今年7月21日晚間,中天科技突然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南通江東電科存在部分高端通信業務相關合同執行異常,截至2021年6月30日,合并口徑預付款項約21.35億元對應原材料供應商浙江鑫網交付不及預期,應收賬款5.12億元逾期對應客戶航天神禾違約,此外扣除已收到的預收款項后公司剩余未交付存貨貨值11.07億元。
公司提請投資者特別關注:若供應商浙江鑫網不能按約供貨或足額退回預付款,公司預付款可能存在壞賬損失的風險;對客戶航天神禾應收賬款的回收存在不確定性,將可能導致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的風險;公司相關存貨交付延遲,可能無法足額變現導致資產減值的風險。也就是說,極端情況下,上述風險最終可能對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造成30多億元的損失。
事實上,月余前中天科技就曾收到上交所就其2020年報信披的監管工作函,指出近兩年公司預付款項大幅增長,公司解釋主要系本期末預付高通產品及大宗商品采購款增加所致。交易所要求公司及會計師核實該業務開展模式、主要客戶與供應商關系、資金與貨物流轉情況、生產資料與業務規模匹配性等,并補充披露相關信息。
而中天科技在6月22日的回復函中還言之鑿鑿,表示期末存貨跌價變動合理,計提依據充分,計提金額準確;存貨變動與實際經營情況相一致,不存在異常情況;相關應收賬款變化與板塊收入的變動相匹配。
誰料短短一個月后還是爆雷了,上交所閃速下發監管函,要求中天科技及會計師進一步核實前述涉及事項,審慎判斷涉險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和業務實質,評估前期信披是否存在偏差及原因,明確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是否存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同時查明合同出現執行異常的具體原因及責任人,并就調查處置進展按規定真實、準確、完整信披,充分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
值得關注的是,從中天科技風險提示公告中可以看出,其發現前述合同異常的時點并非始自近日。如“預付款項損失風險”一節公告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高端通信業務合并口徑賬面預付款項金額為213531.20萬元,已經超過合同約定交付期一個月未交付的原材料金額為96695.28萬元。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公司最晚在7月初即已掌握或部分掌握前述業務涉險重大事項情況,而遲至近日才公開披露。
而更讓上十萬股東揪心的是,有報道指出,中天科技似乎“遇人不淑”,步凱樂科技、上海電氣、國瑞科技等“爆雷”的上市公司后塵,落入了精心預設、巧立名目的新增“高端通信業務”代購合作套路:下游客戶向上市公司預付10%的定金,上市公司以銀行承兌匯票先行預付100%的采購款的方式,到具有相關資質的供應商處采購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而且指定的供應商為客戶的關聯公司,給供應商的預付賬款遠高于客戶的預收賬款。吳立駿律師團隊提示索賠股民可加微zw515sp了解流程。最終上市公司遭遇“合同執行異?!钡那樾螏缀跞绯鲆晦H,合作的“浙江鑫網”、“航天神禾”及“上海星地通”等違約企業也多有重疊或關聯,背后都與一個叫“隋田力”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根據天眼查數據,隋田力為航天神禾公司實控人,還是上海星地通公司的法人和大股東,多年信息通信應用領域。
而上海星地通早在與華訊方舟、浙大網新等上市公司合作過程中,就已爆出了預付款長期掛賬問題和壞賬問題,近期又出現在國瑞科技作為原告的重大訴訟的共同被告名單中。隋田力控制的另一家南京三寶通信技術實業有限公司,也頻頻出現在江蘇舜天、弘業股份、航天發展、際華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預付款項榜單上。
公開信息顯示,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于2002年10月,主營光纖通信和電力傳輸、新能源、海洋產業,實控人薛濟萍家族曾以60億身家名列2020年胡潤百富榜。2020年度,中天科技凈利潤22.75億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約110.01億元同比增長23.69%,凈利潤約4.92億元同比增長39.16%,季末每股凈資產7.62元。
7月21日的公告披露,目前中天科技賬面貨幣資金88.5億元,不受限資金余額72.5億元,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29.4億元。公司表示,2020年度高端通信業務營業收入僅占總體比重5.47%,歸母凈利潤僅占總體比重4.72%,對公司業務的整體運營不產生重大影響。
二級市場上,中天科技2017年12月創出前復權15元以上歷史高點,之后又兩度跌至7元下方。今年7月22日,中天科技收報9.18元,年內下跌14.43%,最新市值281.47億元,約為歷史峰值的六成。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