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500元!攀枝花打響第一槍!生娃發錢時代來臨?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8-19 19:00:00
別人家的城市—攀枝花
因為一條生育補貼政策,四川小城攀枝花火了。
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發布了《關于促進人力資源聚集的十六條政策措施》,其中就提到了生育二、三孩的家庭,每月每孩發放500元育兒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
領取生育補貼的條件是:第一,夫妻雙方戶籍都在攀枝花,而且雙方都參加了攀枝花市社保;第二,第二個、第三個孩子的戶籍需在攀枝花;第三,2021年6月12日以后生的孩子。
自此,攀枝花成為全國第一個實行生育補貼的城市,成為“吃螃蟹”的第一城。
每孩1.8萬元是什么概念?
那么,這個政策一出,迅速引發了熱議。其中每月500元的津貼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很多人都說500元太少,什么事都干不了,還不足以讓大家產生生三胎的欲望……
話雖如此,結合具體情況來看,這個政策的力度在當地是不算小的。
因為按照政策計算,攀枝花戶籍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將領取6000元/孩的補貼,3年就是1.8萬元。
那么,這一年6000元的補貼,對于當地居民來講是什么概念呢?
按照2020年,攀枝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是4420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19938元,那么6000元的補貼金額就占到居民收入13.6%和農村收入的30.1%。所以,補貼力度并不算小。
對于攀枝花財政來講,補貼支出總額是根據符合政策的新生兒數量決定的。攀枝花市財政做過基本測算,全市每年新生人口9000人左右,二孩及以上占比不到一半,“育兒補貼金”這一項,全市每年額外支出2500萬元左右。
當然,生育津貼只是鼓勵生育的政策之一,攀枝花還配套了生、養、育、學四方面的措施。
“搶人”從娃娃抓起?
值得注意的是,攀枝花出臺的這一系列政策,引發關注的雖然是鼓勵生育的政策,但其實背后是“搶人”政策。
2017年,攀枝花就出臺了 “人才七條”;今年6月繼續出臺“人才十六條”,500元/月/孩的生育補貼正是“人才十六條”的其中一條。
而 “人才十六條”,本質上就是一份近幾年常見的地方“搶人”政策,內容還包括“零門檻”落戶、吸引外來人口來攀就業的用人單位給予一次性就業獎補等措施。
那么,攀枝花產業結構單一,以鋼鐵業為主,近年鋼鐵業下滑,面臨一些老工業基地的窘境,需要轉型。
為了實現轉型發展,攀枝花的人口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攀枝花常住人口新增大概30萬,總人口達到150萬。但是“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攀枝花常住人口一共才121.22萬,與2010年“六普”相比,減少了1918人。
所以為了招攬人才, 攀枝花也算是拼了。
作者:水皮雜談工作室
編輯:李勇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