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奧冠軍說自己“有采訪恐懼癥”,你信嗎?「東京殘奧日記」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8-24 14:56:08
華夏時報 東京殘奧觀察員 文梅
既然謂之“日記”,本該每天都更新的。但是從8月20號下午14:30分到達東京至今,節奏飛快,太多工作使得寫日記的計劃一拖再拖。今天上午,處理完了一篇急稿后,終于可以稍稍舒緩心情,貓在殘奧村的宿舍里,梳理一下前幾日的軌跡。
8月16日至18日,2020東京殘奧體育代表團全員在北京順義的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集中封閉,中間經過兩次核酸檢測,多次學習培訓,強調此次東京之旅的工作規則和防疫措施。
8月19日早晨,首批赴東京的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共190人自首都國際機場出發,其中包括自行車、游泳、盲人門球和田徑等項目的參賽運動員,當日下午到達東京。8月20日,第二批約120人到達東京,包括舉重、乒乓球、輪椅籃球、輪椅擊劍和賽艇項目的運動員與工作人員,我也是其中一員。第三批赴東京的包括射箭、硬地滾球、盲人足球、柔道、坐排、鐵三、輪椅網球及團部約105人,于8月22日抵達。最后一批運動員將于8月26日抵達,包括羽毛球、皮劃艇、射擊、跆拳道等項目共計約50人。
要說此間印象最深刻的,首屬這次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征東京殘奧的裝備。先說服裝:白色帽子一頂、黑色背包大小各一個、白色球鞋兩雙,短袖、長袖運動服共計十余件,主色系為白色和藍色;西裝一套,含白色襯衣和一雙黑色皮鞋。再就是防疫物資: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罩、N95口罩、消毒紙巾、防護手套等一應俱全。更貼心的是,裝備里還配了若干包方便面和榨菜,以備不時之需。但由于中國代表團這次飛東京往返都是包機,要求行李盡量精簡,考慮再三,方便面最終沒帶,只塞了兩包榨菜進去。
19號送第一批隊伍出征,那天早晨下著雨。作為宣傳組工作人員,我擔負著采訪和視頻拍攝任務。說來也巧,在進進出出的人群中隨機采訪的四位運動員,竟然都拿過殘奧會金牌——田徑隊馬拉松運動員李朝燕,自行車隊的梁貴華,輪椅擊劍隊的周景景,還有田徑投擲組的楊麗婉,四個人性格迥然,但都直率坦誠、真實可愛。時間倉促,當時只來得及加了李朝燕和周景景的微信。當晚小視頻在“華夏殘疾人之聲”視頻號播出后,李朝燕給我發來微信說自己有采訪恐懼癥,“一面對鏡頭就語無倫次”。雖說從視頻中的確可以看出他掩飾不住的局促和羞澀,但人家的成績可是沒得說:2016年里約殘奧會男子馬拉松T46級比賽中獲得金牌,期待此次比賽他能發揮最佳狀態。
20號我們第二批隊伍飛往東京,聽到飛機廣播通知還有30分鐘落地時,大家都主動開始穿戴防疫裝備——防護面罩、護目鏡、N95口罩紛紛上陣,鄰座還互相檢查提醒。這幾天一直關注東京疫情。從統計數據看,東京的疫情一直沒有回落向好的趨勢,感染人數一直在增加。
大約14:30分左右,飛機降落成田機場。一系列嚴格瑣碎的檢疫流程,加上等待核酸檢測結果,19:00才走出機場登上大巴,進駐殘奧村已經大約晚間21:00。這期間,盡管有諸多不便,但運動員們始終安靜有序地配合,沒有人叫苦叫累。
一切收拾停當,準備休息的時候已是凌晨1點,望著窗外燈火闌珊的東京灣,心中默默祈禱——此后在這里的每一天,大家都能夠順利平安。
見習編輯:周南 主編:王曉慧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