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樓市現“限跌令”,降價不得超過15%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8-25 19:00:00
穩中求勝,是房地產調控的訴求和追求,所謂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三穩”就是這么一種解釋。
樓市現“限跌令”
所以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出了很多,有人統計,調控頻次高達352次。這些調控措施中間,有限制房價過快上漲的,也有限制下跌過快的。
比如,最近岳陽住建局就發布了《關于房地產市場新建商品住房網簽成交價格限制的通知》,要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備案以后,實際成交價格就不得高于備案價格,也不得低于備案價格的85%,6個月后才能申請調整。否則將不能網簽。
換句話來講,房價既不許漲,也不能降幅超過15%。
為什么會出臺“限跌令”?
而岳陽之所以出臺“限跌令”,跟它近期房價出現比較大的跌幅有關。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岳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與上月相比下降0.7%,為70個大中城市中下降最多的城市;二手住宅價格與上月相比下降0.6%,跌幅在70個大中城市中位列第二。
可以看出,岳陽市推出“限跌令”,是擔心當地房價會出現失控性的下跌。
我們都知道,一旦房價下跌過快,可能會給整個經濟社會帶來巨大影響。比如,容易造成惡性降價競爭,不利于樓市穩定;或者已經買房的業主不滿降價要求退款,出現過度維權;也可能使得炒房客違約,影響金融穩定;對土拍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當然,靠限跌政策防止房價過快下跌的措施,這并不是第一次實施,以前廣東省中山和東莞、安徽省馬鞍山市、遼寧省大連市等都曾出臺過相應的限跌措施。
房價為何逆勢下跌?
那么,在房價限漲的大背景之下,為什么會出現逆勢下跌的情景呢?
一方面,房價上漲之后,一些三四線城市和縣城也在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造成當地住房供應量過大,脫離了當地人群的需求 ,導致去庫存壓力比較大,所以會出現大幅降價的營銷亂象。
而且當一二線城市房價開始降溫的時候,三四線城市的反應就會比較大,房價下跌明顯。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升級,房企的融資也是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一部分房地產公司就急需打折甩賣,回籠資金。
其實,樓市調控本身就不是單純的追求房價降溫,房價大漲會放大金融風險,而房價斷崖式下跌,同樣會引發次生災害,所以大漲和大跌都是調控的方向。樓市調控的主基調一直都是“穩”,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的發展才是最終目標。
作者:水皮雜談工作室
編輯:李勇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