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評|殘疾預防:增強全民責任意識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8-27 21:50:59
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要做身體健康的民族。
8月25日,是第五個“殘疾預防日”,今年的主題是“加強殘疾預防,促進全民健康”。
在“十三五”期間,《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工作目標全面實現,我國在預防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疾病致殘、傷害致殘以及改善殘疾康復服務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在“十四五”期間,有關方面還將研究、制定新一輪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繼續針對遺傳、疾病、傷害等主要致殘因素,實施專項防控行動,努力減少、控制殘疾發生、發展,全方位、全周期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全方位、全周期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就需要調動全民的責任心,只有每一個人都增強防范致殘風險的責任意識,才能最大程度地維護每一個人的健康。
在去年8月25日的第四個“殘疾預防日”,我們在“華夏時評”中提出來,殘疾預防,人人都提高風險意識。今年的第五個“殘疾預防日”,我們要提出來,殘疾預防,必須增強全民責任意識。
什么是殘疾預防的全民責任意識?就是“殘疾預防、人人有責”。社會公眾應該認識到,殘疾風險伴隨著每一個人,殘疾預防關系千家萬戶,是政府、社會和公民的共同責任,必須人人盡責,人人行動。
就在殘疾預防日到來之際,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撰文指出,殘疾是可以預防的,殘疾預防是經濟社會發展有效的健康投資和重要策略,在社會建設中,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重視殘疾預防工作,制定實施新一輪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最大限度地保護生命安全、增進人民健康,創造健康和平安的生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張海迪主席在論及殘疾預防行動計劃時,提出的具體措施,落在了每個人的責任意識上。
“十四五”時期,要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發揮醫學、經濟、法律、社會等多學科優勢,推動殘疾預防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殘疾是每一個人都面臨的風險。建立全社會、全生命周期的殘疾預防意識至關重要。要持續開展殘疾預防宣傳教育,向重點人群普及殘疾預防知識,幫助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提高殘疾預防和生命防護能力。
要真正做到增強全民責任意識,不僅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每個人也應該成為身邊人的健康責任人。
加強殘疾預防,促進全民健康,增強全民責任意識,每個公民都責無旁貸。我們都將因此而受益。生命的長度無法完全由人把握,但我們可以讓生命更加厚重晶瑩。讓我們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