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概念股狂掀漲停潮!資金大舉加倉,為資源再定價作出方向性選擇?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9-16 13:49:39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葉青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煤炭價格連續上漲,由于煤化工產業潛力巨大,自然引起市場的關注。受此影響,9月16日早盤,煤化工板塊持續拉升,華信新材、丹化科技、新疆天業、興化股份等多股漲停。
同時也帶動煤炭板塊盤中大幅拉升,中煤能源盤中一度漲停。截至中午收盤,兗州煤業漲幅達9.93%,股價刷新歷史高點;中煤能源漲幅達5.75%;陜西煤業、中國神華、晉控煤業等紛紛跟漲。
煤化工產業潛力巨大
據了解,煤化工就是以煤炭為基礎原料進行化學品生產。一般可分為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其中傳統煤化工產品包括碳黑、PVC、合成氨等;而新型煤化工則以替代石油路線為基本目標,使用煤炭生產化學品,包括各類烯烴、芳烴、甲醇、乙醇、乙二醇、汽柴油、醋酸等。
煤炭能源化工產業將在中國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發展方向,這對于中國減輕燃煤造成的環境污染、降低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均有著重大意義??梢哉f,煤化工行業在中國面臨著新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機遇。
西部證券分析師楊暉認為,為資源再定價,這是一個方向性的選擇。以2020年為元年起點,展望未來的5-10年,需要做一個方向性的判斷。資源端優勢將會凸顯并且放大。隨著碳中和、能耗雙控、產能指標各種供給端控制措施的聯合限制,我們將看到一些資源稟賦布局領先的企業,尤其是地方國企,在煤化工、鹽化工、磷化工等傳統行業或者在工業硅、電石等產能逐漸資源屬性化的行業,都會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優勢。
鋼之家高級分析師杜洪峰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隨著煤炭增產保供措施的實施,煤炭供應有所改善,但目前煤炭供應偏緊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近兩日產地和港口動力煤價格繼續上漲。目前,東北地區已經開始冬儲,下游終端庫存低位,各環節補庫積極。
杜洪峰表示,煤炭股大漲,煤焦期貨止跌反彈,還是對后市有預期。進口煤價格延續漲勢,國內貿易商逐漸動手購買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貨源,進口動力煤依舊供應緊張。國內煉焦煤方面,受政策及消息面的影響,近兩日市場觀望情緒較濃,主流價格穩定,局部漲跌互現。
8月份經濟數據出臺,國內粗鋼日均產量出現明顯下降,經測算,按照8月份的產量到年底,今年我國粗鋼產量將在10.6億噸,可以實現全年產量平控目標。杜洪峰表示,這也預示了市場對后期供需并不悲觀。值得關注的是,8月份鐵鋼比大幅回升,意味著鋼鐵減量主要是廢鋼添加或電爐鋼的減量較大,需要關注鋼鐵壓減產能對煤焦需求的影響。
資金大舉加倉煤化工板塊
據統計數據顯示,8月化工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0%。8月底生意社化工價格指數為1133,同比上漲62%。目前化工價格指數相對2016年初至今漲幅為83%,處于近5年最高點。進入9月份,化工品種仍然普遍保持上漲態勢,個別品種上漲進一步加快。
其實,9月15日煤化工概念股已經出現大幅上漲,云維股份、永東股份、華陽股份、東華科技、丹化科技、六國化工、龍星化工均漲停,濱化股份、天沃科技、魯北化工、科達制造上漲7%以上。從資金流向上來看,9只煤化工概念股獲主力資金凈流入超過1億元,濱化股份、科達制造、華陽股份凈流入居前,分別凈流入10.99億元、6.34億元、4.83億元。
對于煤化工板塊,國泰君安發布研報表示,煤企轉型煤化工有天然資源優勢,新型煤化工加速投建。新型煤化工是生產潔凈能源或可替代石化產品的工藝,如煤制油、煤制烯烴等,推薦具備新型(煤制油)/傳統(煤制醋酸等)煤化工產線標的兗州煤業,以及煤制烯烴標的寶豐能源、中煤能源、中國神華。
隨著經濟的發展,石油與石化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我國油氣供求矛盾將長期存在。據權威數據,2020年我國原油自給率僅為40%左右,烯烴自給率只有60%左右,民用液化石油氣自給率不足70%,天然氣自給程度也比較低。預計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烴和天然氣等石油替代產品需求呈現快速增長勢頭,為現代煤化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天然氣價格連創新高,這對煤化工板塊也有推動作用。那么,為什么天然氣漲價就會利好煤化工呢?這可以理解為,煤化工就是煤“大變身”的過程,經過對煤的化學轉化,去執行之前做不到的任務。
伴隨著煤化工板塊上漲,也帶動甲醇概念股上漲,受甲醇汽車被納入國家汽車工業統一管理消息刺激,甲醇概念股集體上漲,其中金?;?、中煤能源、興化股份、兗州煤業、瀘天化、圣濟堂和陽煤化工等走勢強勁。
近日,生態環境部正式打開甲醇汽車公告申報端口,甲醇汽車被納入國家汽車工業統一管理范疇,開始進入市場推廣階段。吉利等公司以及山西等地方政府近期也加快了推動甲醇汽車的節奏。根據山西省工信廳的規劃,到2021年底,當地將形成年產15萬輛甲醇汽車的產能。
中金公司表示,部分省市加強能耗雙控工作將導致高能耗化工品供應減量,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預計四季度整體化工品價格指數將繼續呈現上漲趨勢。同時主要化工品未來2021年-2022年產能增速較低,有限的供給增長下本輪化工行業的景氣有望持續較長時間??春萌齻€方向:工業硅-有機硅產業鏈,黃磷及下游草甘膦、含磷阻燃劑等產品漲價確定性;已布局或者切入新能源材料具備優勢的公司;仍具備大規模產能擴張機會的企業。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