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策”全覆蓋,給用人單位補貼 天津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率達七成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9-17 21:08:17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王曉慧 北京報道
高校殘疾人畢業生是促進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
2021年,天津市殘聯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大、就業難等實際困難,將做好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學黨史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項目加以推進,在促進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充分就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據記者了解,2021年,天津市有118名高校殘疾人畢業生,34人因繼續升學、考公務員等原因暫時沒有就業意愿,有就業意愿的84人,其中59人已實現就業,就業率超過70%。
多措并舉推進畢業生就業和創業
做好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工作,關系到殘疾人家庭和高校畢業生本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近幾年來,天津市殘疾人社就中心對如何幫助高校殘疾人畢業生找到適合的工作,實現人生價值,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趨緊、就業形勢壓力空前高漲的形勢下,依然認真落實黨中央“六穩六?!睉鹇圆渴?,畢業生當年的就業率達77.78%,較好地保障了畢業生就業權益。
如今,天津殘聯進一步增強了做好服務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就業服務機構職能優勢,把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和自主創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來抓好,成立了中心主任為組長、分管主任為副組長、就業服務干部為組員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每周分析一次畢業生就業情況,每月匯總通報一次各區畢業生就業情況,對重點區帶單位帶崗位進行幫扶,確保每個區工作均衡發展不掉隊。
為此,天津殘聯提前著手,了解畢業生基本情況和就業需求。3月初,天津市就組織各區殘聯開展了畢業生基本情況和就業需求調查,摸清了每名畢業生的基本情況、就業意愿和就業狀況,并根據調查情況制定了年度畢業生就業工作年度計劃,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做好就業服務奠定了基礎。6月底,社就中心指導各區按照中國殘聯要求,將畢業生情況錄入業務管理系統,調查錄入率達100%。7月份實現“一生一策”措施全覆蓋。
同時,通過推動校企合作、加強畢業生實訓基地建設、開展扎實有效的就業服務、完善政策保障等方面,多措并舉,共同推進畢業生就業和創業。
其中,在加強畢業生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實現了畢業生培訓、實訓、就業、轉移就業一條龍服務。為了推動畢業生就業,天津殘聯先后與西青創美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人易寶科技服務公司、普佳科技合作,對就業技能差的畢業生進行技能培訓,采取老帶新,師帶徒的方式,逐漸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適應職場需求。
曾經的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尚振華,小時候被嚴重燙傷,雙手僅剩6個指頭且嚴重變形,面部也燙傷嚴重。研究生畢業后(法律專業)多方求職,均因面部問題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天津殘聯獲悉此事后,主動找到他,并幫他認真分析了自身的優缺點,同時,鑒于他聰明好學的特點,推薦他到普佳科技學習軟件編程,培訓期間還幫助他落實了生活費補貼。
據記者了解,用人單位招用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的,按照每人每月1200元的標準給予崗位補貼,補貼期達36個月。用人單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還享受每年每人7600元的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獎勵。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普佳科技安排得力工程師采取師帶徒的方式對尚振華進行了軟件編程培訓,不到半年的時間,尚振華就能獨立完成小系統的開發,一年后就成了公司的業務骨干。2017年,尚振華參加全國殘疾人崗位精英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將進一步落實“一生一策”措施
殘疾人就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僅靠殘聯一個部門單打獨斗效果甚微,為此,發揮公共和社會就業服務機構作用,營造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良好氛圍尤其重要。
就此,在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天津殘聯注重發揮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就業服務機構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比如,與中國北方人才市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有就業需求未就業的畢業生信息交給北方人才,北方人才從服務的近萬家單位中篩選優質客戶進行推薦。同時,發揮社會就業服務機構與用人單位接觸廣、用人單位需求清的作用,幫助推薦畢業生就業。此外,發揮招聘網站作用,比如,與58同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天津板塊專門增加了殘疾人招聘專區,用人單位可在58同城上免費發布招聘殘疾人的信息。
隨著高校殘疾人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促進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的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據記者了解,下一步,天津殘聯將進一步落實“一生一策”措施,扎實做好就業服務,將結合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和實際情況,將畢業生就業責任到人,進一步充實“一生一策”就業幫扶措施內涵。對有就業需求未就業的畢業生每月至少提供一次就業幫扶,每人至少提供三個適合的工作崗位供其選擇,真正做到“你有需求,我有崗位”,只要畢業生想工作,不挑、期望值不過分,年內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都實現就業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同時,多措并舉做好就業服務,幫助畢業生實現就業。首先,積極組織小型化、特色化專場招聘和線上就業服務,為畢業生就業搭建平臺;其次,充分利用年審期與用人單位接觸多的有利條件,開發用人崗位,推薦畢業生就業;此外,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發揮勞務派遣公司的作用,使畢業生也能通過勞務派遣這一用工形式實現就業。
最后,天津殘聯將落實各項促進殘疾人就業的補貼獎勵政策,穩定和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具體工作包含,對用人單位新招畢業生就業的每月給予1200元崗位補貼,按實際就業時間給予不超過36個月補貼,調動了用人單位招聘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同時,對自主創業畢業生在做好創業指導的同時,落實自主創業補貼,對創辦企業的給予20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對創辦個體工商戶的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
促進高校殘疾人畢業生更加充分就業,是踐行初心使命、增進民生福祉的實際行動,是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工作,也是推動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