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報告披露國企十年成績單:26萬億稅費占全國1/4,利潤上繳比例仍有提升空間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9-24 19:18:11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公培佳 濟南攝影報道
“國有企業內部高管-員工薪酬差距在絕大多數年度均低于非國有企業,這在企業內部收入分配公平上起了示范作用?!?月23日下午,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國有經濟研究智庫主任黃群慧發布的《國有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研究報告》(下稱“報告”)中稱。這一結論取樣于2003年-2020年。
當天,主題為“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企業:使命與路徑”的第四屆中國企業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一口氣發布了包括《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1)》《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研究報告》等在內的六大報告。
據了解,本屆中國企業論壇由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山東省政府、新華通訊社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山東省國資委、濟南市人民政府、經濟參考報社共同主辦。
黃群慧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近十年間,國有企業無論數量、資產規模,還是營業收入、創新研發等諸多方面均實現了快速發展。
十年“成績單”
作為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國有企業過去近十年期間,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國有企業數量不斷增加。2012年-2019年,國有企業數量從14.7萬家增加到21.7萬家,增長了47.6%;其中,中央國有企業從4.8萬家增加到6.2萬家,地方國有企業從9.9萬家增加到15.5萬家。
國有企業資產規模也在大幅擴大。2012年-2019年間,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從89.5萬億元增加到233.9萬億元,年均增長率14.7%。2019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1655.6萬億元,據此計算,當年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占比14.4%。
不僅如此,《華夏時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翻閱報告看到,2020年,國有企業實現營收總收入63.3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20.9萬億元;實現利潤3.4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2萬億元,年均增長13.9%;應交稅費4.6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3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4%,比2012年則下降了1.1個百分點,比最高點2015年下降了2.3個百分點……
“2012年-2019年,國資系統企業上交稅費25.9萬億元,約占同期全國稅費的1/4?!秉S群慧介紹說。
促進實現共同富裕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共同富裕。去年4月,中央首次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那么,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有企業將扮演什么角色?
“做大做強國有企業,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提升在產業鏈中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更好地促進實現共同富裕?!秉S群慧在發布會上稱。
報告里詳實的數據顯示,2003年-2020年期間,不僅國有企業內部高管-員工薪酬差距在絕大多數年度均低于非國有企業;差值與t檢驗p值結果也顯示,在往前順延到的13個樣本年度,國有企業均顯著低于非國有企業。
另外,以上市公司為例,2003年-2019年期間,上市國有企業平均有效所得稅率(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始終高于非國有企業3個百分點。而除了企業所得稅以外,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還需要根據其應稅行為繳納其他稅費,這些稅費進入中央或地方財政收入,是國家進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資金來源。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主要用途包括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逼渲?,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比例逐年提高,2020年超過了30%,促進政府再分配功能方面起到了顯著作用。
全民分紅未到時候
事實上,國有企業在國民收入分配體系中的作用還可以更大。
報告中提到,隨著國有企業經營狀況不斷改善,特別是國有企業歷史包袱得到進一步化解后,其利潤上繳比例應加快提升。報告建議,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的收取比例和上繳財政比例。
記者了解到,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上繳財政比例,近幾年已在逐年提高,2020年已超過30%。但報告認為,總體而言,仍有繼續提高的空間,主要是因為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的上漲空間仍較大。
不僅如此,國有資本經營支出也需要調整?!?012年-2020年,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增長了81.35%,其中注資性支出占比較高,未來應該向民生類支出傾斜”。
有學者提出,國有企業利潤應該實行全民分紅。對此,《報告》認為,全民分紅是國有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和最優方案,既能體現國有企業的全民所有制屬性,又能公平分配;但現階段,我國仍存在大量低收入人口,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應將國企利潤的使用更多向低收入者、向農村地區傾斜,投向民生類支出,實現地區統籌、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