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評:產權保護是創新經濟的基石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9-24 19:18:28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年初在《求是》雜志上發表的重要文章的標題,文章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明確了知識產權保護的中長期目標。
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知識產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版權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5%,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達到3500億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
到2035年,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躋身世界前列,知識產權制度系統完備,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創業蓬勃發展,全社會知識產權文化自覺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的國際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基本建成。
中期有量化指標,長期有目標方向,這份綱要,是要綱舉目張地為創新經濟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我們曾在華夏時評中提出來過,“公平競爭是創新經濟的內核”,現在我們要進一步呼吁,“產權保護是創新經濟的基石”。
我們要再一次強調這一點,高質量的發展,一定是創新的發展,發展的過程,是財富的創造過程,而財富創造的唯一途徑,是通過創新和學習,提高生產和服務效率,把“蛋糕”做大。
市場經濟中的主體,企業和企業家們,他們有兩種途徑來獲得財富,一種是投機取巧地獲得壟斷地位,通過壟斷地位在財富分配中獲得更大的“蛋糕”份額,這是不公平競爭,所以,我們需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還有一種是通過投入創新活動來獲得新知識,通過創新的新產品來贏得市場,通過做大蛋糕來獲得更大的“蛋糕”份額,而同時讓所有人的份額都變大,而這一點的保證,就是知識產權保護。
維護公平競爭和保護知識產權,這些都是創新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增長的最大作用,就是通過充分且公平地競爭,激勵出所有市場大小參與主體的創新精神,而創新才是經濟增長和人民社會生活水平福祉提高的唯一源泉。
而對于這一點,這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綱要》,也給出了明確的說法,那就是“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
具體而言,就是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高質量創造機制,引導市場主體發揮專利、商標、版權等多種類型知識產權組合效應,培育一批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世界一流企業。同時,不僅要深化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還要優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知識產權管理,也就是說,不僅要以市場為主體,還要發揮政府投資的引領作用。
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要走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一個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知識產權制度,一個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還需要一個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人文社會環境,塑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知識產權文化理念。
要讓產權保護這塊創新經濟的基石足夠穩固,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從知識產權工作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也正是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改變。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