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民企實力PK!500強湖北占16席排第九,河南掉出前十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9-29 14:53:41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方鳳嬌 徐蕓茜 北京報道
近日,全國工商聯發布 “202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下稱“榜單”)和《202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下稱“報告”)。榜單顯示,2020年,民營企業500強中,東部地區入圍的企業有401家,中部地區51家,西部地區40家,東北地區8家。
中部地區中,僅湖北入圍榜單前十,入圍企業數量排名依次是湖北(16家)、河南(12家)、湖南(7家)、 江西(6家)、山西(5家)、安徽(5家)。其中,安徽近年來經濟發展較為強勁,GDP持續增長,但是民企上榜數量僅有5家。
對此,前陜西省咸陽市政府經濟顧問、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和安徽省經濟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有關。例如,安徽省國資委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及股權投資模式,入駐的企業都需要強大的國有資本的支持。加上安徽本身處在離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較近的位置,所以規?;漠a業轉移到安徽,使得整個安徽國有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因此就形成了目前安徽省以國有或者以國有與民營混合機制發展的模式。
中部地區呈持續追趕態勢
據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榮介紹,此次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達235.01億元,比上年增加32.97億元。
整體來看,2020年,民營企業500強多項指標繼續向好,營收總額、資產總額、稅后凈利潤均創歷史新高。報告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加快復工復產,持續加強創新,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下,國內民營企業展現出了超強韌勁。
營收上,除了東北地區之外,其他地區營收總額均有所增長。其中,東部地區營收總額最高,為296301.07億元,占500強比例為84.38%,較上年增加49581.77億元,增幅為20.16%;中部、西部地區營收總額分別為23651.33億元、26603.40億元,占500強比例分別為4.68%、7.20%;東北地區營收總額繼續出現下滑,為4607.42億元,較上年減少2969.66億元,降幅為39.19%。
從區域來看,2020年,東部地區有401家企業入圍民營企業500強,較上年增加13家,占500強比例為80.20%;中部地區有51家企業入圍,較上年較少7家,占比為10.20%;西部地區有40家企業入圍,較上年減少3家,占比為8.00%;東北地區有8家企業入圍,較上年減少3家,占比1.60%。
圖表來源:《202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
在入圍企業數量、營收總額和資產總額等指標上,東部地區企業在500強中占據主導地位,且較上年有明顯增長。東部地區銷售凈利率最高、增幅較大,總資產周轉率最高、增長最為明顯。
分省份看,東部地區的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入圍企業數量繼續居前四位,四省入圍企業數量、營收總額和資產總額合計占500強的比例均在六成左右。
從入圍企業數量前十的省份看,企業總數424家,較上年增加11家。排名前五的省份與去年一致,浙江省、江蘇省繼續分列第一位、第二位;北京市由第十位升至第六位,上海市由第八位升至第七位;福建省、湖北省分別由第六位、第七位降至第八位、第九位;重慶市由第十一位升至第十位;河南省由第九位降至第十一位。
中部地區中,湖北16家企業入圍,較上年減少3家,上榜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九,較上年下降2位,繼續保持中部第一。湖北入圍企業營收總和7096.10億元,資產總額7976.13億元。前100強中,湖北省兩家企業九州通、卓爾控股分列第67位、第73位,營收均首次破千億元。今年上半年,湖北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2383.06億元,占全省GDP比重54.4%。
其次是河南,12家企業入圍,較上年減少3家,全國排名第十一,較上年下降2位;湖南有7家企業入圍,較上年增加1家,在全國排名第十三,較上年上升4位;江西有6家企業入圍,較上年減少1家,在全國排名第十五,較上年上升1位;山西有5家企業入圍,較上年減少2家,在全國排名第十六,較上年下降1位;安徽有5家企業入圍,較上年增加1家,在全國排名第十七,較上年上升3位,居中部地區末位。
整體來看,民營企業500強保持東部地區為主,中西部地區持續追趕態勢。對此,王紅英認為,一方面,近幾年,中部地區省份的招商力度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由于東部及華南地區的企業本身土地費用及人工費用成本增加,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行產業轉移,那么最好的承接地就是中部的這些省份。從而使得中部在大量的招商引資的背景下,再與本地相對低廉的資源相結合,就形成了產業規模不斷提升的發展態勢。
湖北繼續保持中部第一
對比上一次榜單來看,中部六省的排位刷新。其中,湖北下降兩位排全國第九,繼續保持中部第一;河南掉出了前十,退居第十一;湖南、江西、山西的排位則完全打亂,在中部的排名由上一次的山西、江西、湖南,更新為湖南、江西、山西;安徽仍然居中部末位。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上榜5家,營收1600億,排名與近些年GDP大踏步增長不太匹配。2020年,安徽GDP為38680.6億元,遠超過江西(25691.5億元)和山西(17651.9億元)。
圖表來源:安徽省統計局
對此,王紅英表示:“安徽經濟的發展模式非常有自身特色。例如,安徽省國資委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及股權投資模式,里面入駐的像京東方等高新技術企業,還有一些新能源汽車企業,這些都需要強大的國有資本的支持。加上安徽本身處在離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較近的位置,所以規?;漠a業轉移到安徽,使得整個安徽國有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p>
“因此就形成了目前安徽省以國有或者以國有與民營混合機制發展的模式,這也是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規模也非常大。相比國有企業發展的態勢,單純的民營企業就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蓖跫t英補充道:“當然,我們也看到,安徽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了大量扶持民營企業的政策。相信未來在這些政策資源的支持下,安徽省的民營企業的規模也會呈現出向上發展的態勢?!?/p>
除此之外,報告也指出,2020年,原材料成本、繳稅負擔、融資成本仍然是企業最主要的成本負擔,占500強的企業比例均超過了半數,但結構上有所變化。其中,原材料成本由上年的第三位升至第一位,繳稅成本、融資成本分別由上年的第一、第二位降至第二、第三位。反映出國家減稅降費和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成效,以及去年以來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民營企業的影響。
“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增減稅降費超過7.6萬億元。2020年減稅降費助企紓困和激發活力并舉,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6萬億元,其中減免社保費1.7萬億元。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讓民營企業受益明顯。
全國工商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相關負責人近日也密集發聲,提出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增量混改、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不少地方也在緊鑼密鼓施策,全面提升民營企業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