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罕見表態!提出“雙維護”,房貸政策最嚴時期將過去?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9-30 19:43:25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一直有“金九銀十”的說法,但是這個規律在今年失效了,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方面房地產政策在收緊,另外一方面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也是持續的承壓,所以今年的房地產市場非常冷清。
恰恰在國慶節之前,暖風吹了過來!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消息稱,3天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了今年第三季度例會。
央行例會提“房地產”
這次會議分析了目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與二季度例會的內容相比:
我們可以看到,央行對于目前宏觀經濟的判斷是更加趨于謹慎。
那么,更有意思的是,相較于之前的例會,本次例會新增了對房地產市場的相關表述,明確提出“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大家要知道,自2009年第一季度至今,央行類似的例會共舉行了94次,但如此提起房地產市場還是第一次。
為何有這樣的表述
尤其是在房地產開發領域,以恒大為代表的開發商出現了經營困難,那么,央行例會提出了“兩個維護”,傳遞出來的暖意是不言而喻的,至少表明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力度不會更加從緊,而是會有保有壓。
當然了,央行有這樣的表述,也不是無緣無故或者一時興起。
大家要知道,現在距離“三道紅線”政策落地剛滿一年,房地產行業降杠桿效果明顯。
從統計上看,2020年100家上市房企中,40家相較2019年成功實現降檔,降檔率達到40%,其中10家房企下降2檔、1家房企下降3檔、零踩線的房企數量從2019年17家躍升至2020年的29家。
那么,這表明在政策收緊的背景下,房地產投資的確已經進入到了冷靜期。
傳遞出什么信號
但問題就在于,這個冷靜期不能讓他變成一個冰凍期,因為如果冰凍過頭的話,不僅對開發商有壓力,對上下產業鏈,包括投資人,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都會產生巨大的壓力。
比如說,剛結束的廣州第二輪“土拍”,流拍地塊超過50%,杭州全線流拍,三四線城市更是慘不忍睹,不少城市如果沒有半定向和市屬企業的“支持”,幾乎是100%流拍。
那么,土地市場的流拍,這就意味著市場已經跌到了冰點,如果不積極應對,問題就有可能進一步擴散。
當然了,我們也要意識到,央行提出“兩個維護”并不意味著房地產金融政策會出現“急轉彎”,也不意味著“房住不炒”的定位會有所改變。
這次的表態可以看作是前期一系列收緊政策中的一種暖風,符合“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目標,也對緩解目前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壓力能起到積極作用,改善人們極度悲觀的預期。
作者:水皮雜談工作室
編輯:戈爽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