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銀價暴跌100美元,抄底的大媽還好嗎?美國政府停擺倒計時,耶倫口中的“金融末日”會來嗎?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09-30 06:36:03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葉青 北京報道
國際金銀價格持續暴跌,9月29日22時25分,國際黃金價格暫收于1726.9美元/盎司,下跌10.8美元/盎司,跌幅0.62%;國際白銀期貨價格暫報收于2145.5美元/盎司,下跌100美元/盎司,跌幅4.5%。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大漲施壓貴金屬價格走勢。9月28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繼續大漲4.77個基點報1.54%,美元指數漲0.32%報93.7215,非美貨幣全線下跌,美股三大股指下跌,納指跌超2.8%?! ?/p>
據了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疫情復燃減緩復蘇,美國幾乎滿足Taper條件,距離加息很遙遠。美國離達到最大就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參議院未通過避免政府“關門”暫停政府債務上限預算案,美國政府將面臨在9月30日本財年結束時“關門”。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市場關注的核心就是四季度就業大概率繼續沿著美聯儲緊鎖路徑。9月決議其實超出市場預期的鷹派,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都有上行的可能性。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美國必須在10月18日前提高或延緩債務上限,來避免幾乎肯定的經濟災難。
美國政府面臨停擺
9月27日,美國會參議院以50:48投票比,阻止通過聯邦債務上限法案。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指責稱,共和黨人阻撓通過決議案,并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鞏固地位,這也會傷害到每一個美國人。對此,投行人士表示,美國政府資金將于9月30日到期,法案若未通過將致聯邦政府或因無法支付債務等被迫關閉。
由于投資者撤出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從而導致周二科技股大跌,也使得美國國債收益率觸及三個月高位。與此同時,耶倫剛警告,如果美國國會在10月18日之前不采取行動提高或延緩債務上限,財政部很可能會用盡其資金。不過,近年來全球資本市場已經習慣了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一旦美聯儲開始縮表,各國央行將不得不開始升息。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9月28日在參議院發表講話,介紹各自機構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所采取的措施。市場也擔心鮑威爾稍后會強調通脹風險。鮑威爾在為國會授權的證詞準備的發言稿中指出了聯合援助的重要性,稱美聯儲的貸款計劃為關鍵信貸市場提供了支撐,并幫助恢復了民間貸款機構通過正常渠道的信貸流動。
另外,耶倫表示,她對美國經濟的中期軌跡感到樂觀,不過她和鮑威爾指出,新冠病毒的Delta變種減緩了復蘇。業內人士認為,一國央行如果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和對通脹壓力的擔憂推高了債券收益率?;鶞实?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周二連續第六天上漲,從周一的1.482%升至1.534%。
不過,當前美國政府停擺危機再度顯現。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周二阻止了一項暫停美國28.4萬億美元債務上限的投票。參議院共和黨人一天前否決了提高債務上限和延長向政府撥款的議案。議員們現在只有三天的時間來避免政府可能在周四午夜停擺,也就是本財政年度結束的時候。如果10月1日之前失敗,可能會導致數十萬聯邦工作人員被迫休假。
耶倫強調,如果國會不提高債務上限,就會出現金融危機和災難。不提高債務上限將導致收益率飆升,美國人支付的利息將隨著國債借貸成本的上升而上升,債務違約將是一場人為制造的危機。美國政府如果真的停擺,對金融市場有何影響?
實際上,美國政府停擺在歷史上發生很多次,僅自1976年以來,美國政府一共關門過19次。美國政府關門的當天會對市場風險偏好產生影響,在避險情緒推動下金價往往出現拉升,而美股則出現下滑,美元指數則在避險情緒及對美國經濟的擔憂的雙重因素影響下小幅震蕩。
不過,在隨后的關門期間,整體的影響程度、時長均相對有限,背后的核心原因,或與市場知道美國政府關門問題最終肯定能解決有關,兩黨更多是拿這個議題來爭取政治利益,畢竟政府長時間關門對雙方的聲譽都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債務違約會發生嗎?
有華爾街分析師表示,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會上沖至2%。收益率上升吸引投資者買入美元,美元兌歐元、瑞士法郎等其他主要貨幣均走高。美元指數連續第三天上漲,該指數目前上漲0.3%,至93.68點,為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元指數突破93.745,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隨著美國經濟數據屢超預期,通脹預期逐步見頂,美元美債穩步走強,逐步驗證美國經濟復蘇取得進展,貴金屬承壓下行。進入9月以來,隨著美國通脹數據維持高位、消費數據超預期以及就業數據持續好轉,市場對于聯儲即將開啟Taper的預期不斷增強,貴金屬承壓下行,其中倫金連續跌破1800美元/盎司以及1750美元/盎司兩個關口。
凱昇資本宏觀研究員趙曉君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核心就是四季度就業大概率繼續沿著美聯儲緊鎖路徑。9月決議其實超出市場預期的鷹派,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都有上行的可能性。政府推動不了財政刺激,市場缺乏流動性,自然會打壓國際金銀價格。
業內人士表示,9月30日,美國國會面臨著“第一道坎”。如果國會屆時未能達成協議為政府提供資金,許多關鍵的聯邦服務或將于10月1出現停擺狀態。數以百萬計的聯邦雇員將被停發工資,國家公園也面臨關閉,甚至疫苗分發和接種工作也會受到影響。
2017年7月,時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耶倫在華盛頓出席國會聽證會,屏幕顯示美國當時的國債近20萬億美元。到2021年中期,美國國債規模已高達28.5萬億美元。三年前,特朗普政府執政時期,美國曾發生過一次“政府停擺”。
據投資銀行摩根大通估計,政府停擺的每一周,美國都會損失15億美元。由于疫情帶來了廣泛失業問題,2021年的停擺可能會產生更大的經濟影響。此外,10月中旬,美國可能遭遇“第二道坎”。如果國會不采取行動調整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將債務違約。
耶倫將這一前景稱為“金融末日”。信貸機構惠譽評級此前警告說,這會威脅到美國政府的評級,使其債務更加昂貴。據美媒分析,不提高債務限額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災難性影響。利率將飆升,提高納稅人、消費者和其他借款人的成本。由于投資者對購買美國國債的安全性產生質疑,美元價值將長期下降,汽車和住房貸款成本將上升。
有華爾街人士驚呼,“國家違約”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美國政府頭頂。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債務上限已被上調100多次。即使債務上限最終得以解決,從長遠來看,美國納稅人和美國經濟也會受到傷害。那么,美國為什么會有債務限額?通俗來說,就像汽車的剎車踏板一樣,債務限額是美國國會限制政府無底限借貸的法律工具。
當政府債務達到限額,而國會不調整上限,美國將無法支付其欠款,并可能違約。美國政府忌憚這一點,就會在花錢時量入為出。但實際上,法律工具只是工具,債務限額并沒有達到預期的“限制”效果。因為每當美國政府觸及限額,國會每次都會點頭同意繼續提高上限。近一個世紀以來,該上限已被上調100多次。但過去100次支持,并不意味著國會下一次仍會放行。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