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償付能力充足率 中航安盟財險擬增資3億元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10-09 13:17:55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吳敏 北京報道
近日,中航安盟財險發布公告稱,為改善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支持持續開展保險業務,公司董事會擬向雙方股東申請增加注冊資本3億元,將中航安盟財險的注冊資本由11億元變更為14億元。雙方股東于9月8日簽署增資協議。
據了解,中航安盟財險有兩方股東,中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航投資”)和法國安盟農業相互再保險全國總公司(下稱“法國安盟”),各持有中航安盟50%股份。本次增資由兩股東同比例增資3億元,其中,中航投資出資1.5億元,法國安盟出資1.5億元,增資前后股東持股比例保持不變。
股權、人事雙雙調整后迎增資
公開資料顯示,中航安盟財險原為安盟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在四川注冊成立,初始注冊資本金為2.5億元。2012年引入中方股東中航航空工業集團后,增資至5億元,隨后更名為中航安盟財險。2014年1月再度增資至11億元,由航空工業與法國安盟各持股50%。
直到今年5月,中航安盟財險再次迎來股權變更,四川銀保監會同意航空工業將其所持中航安盟財險50%股權轉讓給中航投資,至此,中航安盟財險從航空工業的“子公司”變為“孫公司”。
回溯來看,去年10月,中航資本(現已更名為“中航產融”)發布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中航投資與公司控股股東航空工業簽署了附生效條件的《股權轉讓協議》,航空工業擬將其持有的中航安盟財險50%股權以約7.0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協議轉讓給中航投資。
對于轉讓股權的目的,中航資本表示,目前,公司已擁有信托、租賃、財務公司、證券、期貨、基金等金融牌照,全牌照金融業務平臺已初步形成。中航資本以構建全牌照金融業務平臺為戰略定位,收購中航安盟股權后,中航資本及中航投資板塊將增加財險牌照,將進一步完善金融布局,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而對于股權調整帶給中航安盟財險的影響,中航資本稱,中航投資收購中航安盟股權后,可以對其業務渠道、客戶資源等進一步整合,在服務產融結合方面發揮優勢,在保證原有業務特色的基礎上拓展多元化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航資本發布股權變更公告后的兩個月內,中航安盟財險隨即進行了高層人事調整。2020年12月,中航安盟財險發布了董事長的人事變更信息,劉光運擔任中航安盟財險董事長的任職獲監管批準;2021年1月,中航安盟財險又發布了總經理的任職消息,阮江獲監管批準,開始擔任總經理一職。
從兩位核心高管的履歷來看,分別來自兩方股東。董事長劉光運現任中航資本黨委委員、董事、總會計師(財務總監),其曾歷任原國防科工委審計局、綜合計劃部財經局參謀、總裝備部綜合計劃部裝備財務局參謀、中國 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財務部特級業務處長、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部、計劃財務部副部長,中航安盟財險副董事長。
雖然在進入中航安盟財險之前,劉光運并未有保險相關從業經歷,但中航安盟財險表示,其具有多年從事經濟工作的經歷和良好的管理經驗,業績突出,有較強的專業技能、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總經理阮江則曾在法國安盟保險工作。其曾歷任荷蘭銀行巴黎投行數據分析員、法國安盟保險集團項目經理、法國安盟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進入中航安盟財險后,阮江曾擔任中航安盟財險四川分公司總經理,兼任中航安盟財險合規負責人、首席風險官,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務。2020 年4月被指定為公司臨時負責人。
去年凈利虧損超前五年之和
不論是股權變更還是人事調整,最終都要為企業謀發展。
作為一家以農險為主營業務的合資財險公司,中航安盟財險已有十年發展歷史,但2020年其凈利潤由盈轉虧,且虧損額超過過去五年凈利潤之和。
具體來看,中航安盟財險2020年凈利潤虧損1.34億元,而該公司2015年至2019年依次實現凈利潤1455.98萬元、2022.87萬元、4697.65萬元、3483.46萬元、1665.72萬元,5年累計凈利潤1.33億元。
對于大幅虧損原因,中航安盟財險曾向媒體表示,公司主要經營農險的四川、吉林、陜西、遼寧四個省份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其中四川省,涼山地區突發森林大火,多地遭遇洪水侵襲;遼寧省部分地區連續60天無降雨,農作物出現大面積絕收、減產;在遼寧和吉林,遭受了歷史罕見的三場臺風,先旱后澇,部分地區受災嚴重。受以上所述重大災害影響,公司賠付成本上升,經營出現虧損。
阮江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控制農業保險經營風險,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按兩百年一遇設立情景模型,分析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同時,與國內外再保險公司在防范農業保險巨災風險上也已經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每年都進行再保險分散安排。從經營、到產品、到業務的制度安排,幫助公司妥善應對重大自然災害?!?/p>
實際上,作為易受天災影響的農業,本身的脆弱性也讓農險面臨很大的風險,因此在我國,經營農險一般是由政府與機構協作。但由于農業保險的政策性屬性決定了其保本微利的特點,如何實現政企雙贏成為一大課題。
阮江曾公開表示:“我們將充分依托航空工業股東優勢,服務航空主業,做精做細市場,積極探索商業保險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模式。依托中航資本綜合金融和產業投資業務優勢,為客戶開展定制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同時也將不斷加強數字賦能,打造優勢互聯網工具,拓展特色化多元化渠道,尋找并深耕細分領域的業務藍海?!?/p>
據中航安盟財險2021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航安盟實現保險業務收入9.58億元,凈利潤0.09億元。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中航安盟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82.34%,較一季度末的213.67%提升約69個百分點。但據中航安盟財險預測,下季度公司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下滑約87個百分點至195.69%。
責任編輯:孟俊蓮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