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財險擬增資5.38億元 新進青島地鐵等兩家國有股東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21-10-22 14:17:33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吳敏 北京報道
近日,中路財險披露變更注冊資本公告,擬在青島市國有企業范圍內,采取非公開協議的方式,以1.225元/股的價格,面向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國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青島地鐵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青島金膠州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進行增資。
根據公告,中路財險此次增資募集資金總額5.38億元,增加股數4.4億股,注冊資本凈增4.4億元,增資后注冊資本達到14.4億元。不過,該增資方案尚待銀保監會批準。
具體來看,中路財險現有股東青島國信發展、青島國信金融同比例增資,分別增資1.08億元、8077萬元,雙方持股比例分別保持為20%、15%,分別為第一、二大股東;新進投資方青島地鐵和青島金膠州分別增資2億元、1.5億元,新進成為中路財險第4、第6大股東。
增資完成后,中路財險的股東由8家增加至10家。其中,交運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啤酒集團有限公司等6家未參與增資的現有股東股權將同步稀釋。
上述參與增資的四家企業均承諾稱,取得中路財險股權的入股資金均為公司來源合法的自有資金,未通過設立持股機構、轉讓股權預期收益權等方式取得資金,不存在違反《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情形。
居于青島一隅的中路財險,成立以來尚未實現完整年度的盈利。
資料顯示,成立于2015年的中路財險,是第一家總部設立于青島市的全國性法人保險機構,主營產品包括車險、家財險、企財險、工程險、責任險等,由國有資本發起設立,首期注冊資本金10億元。
成立之初,中路財險主要在山東省內開展業務,直到2018年才開始向省外拓展業務版圖,除山東、青島分公司外,設立河北分公司及下轄四家支公司,意向于2019年陸續在浙江、天津、河南等地設立分支機構。但在最新披露的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除山東、青島、河北外,尚未有其他地方分支機構獲批的信息。
而這與中路財險目前的經營業績不無關系。一方面是逐年上漲的保費收入,另一方面是逐年擴大的凈利虧損。
2015年至2020年,中路財險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0.14億元、1.3億元、3.8億元、8億元、9.1億元,10.03億元。
但保費收入的增長并沒有給中路財險帶來良好的收益。2015年-2020年,中路財險凈虧損額度分別為0.36億元、0.17億元、0.97億元、1.5億元、2.5億、0.61億元。
據其最新披露的2021年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上半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8億元,凈利潤為154.61萬元。
本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15年成立的中路財險,除了首年以建筑工程險為主要收入來源外,自2016年起便大力發展車險業務,而隨著車險業務不斷攀升,其虧損額也年年翻高。
中路財險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當年建筑工程險保費收入居于首位,為552.84萬元,但承保虧損為3269.31萬元;而車險則為412.08萬元,承保虧損為1548.25萬元。
到了2016年,其車險業務占比從上一年的30%大幅提高到66.92%,成為中路財險第一大業務收入來源?!败囯U業務是剛需,且在銷售環節人力成本較低、渠道限制較小,能夠幫助險企迅速提升規模。但車險業務占比較大的中小險企,綜合賠付率均相對較高,業務越多,虧損越大?!庇袠I內人士如是指出。
的確,隨著車險業務的不斷攀升,其承保虧損也不斷擴大。2016年-2018年,中路財險的車險業務分別虧損5711.31萬元、1.12億元、1.07億元。
2020年,中路財險原保費收入排名前五位的險種依次為機動車輛保險、責任險、貨運險、健康險、意外傷害險,而五個險種均承保虧損,承保利潤以此為-1457.22萬元,-4708.91萬元、-5481.27萬元、-336.65萬元、-283.79萬元。
中路財險曾定下“五五戰略”,即車險和非車險的占比為5:5,而且增速要與市場發展好的公司匹配。也曾在官方微信上表示“努力打造車險和非車險‘五五開’的業務結構,未來三年,中路財險公司將按照‘堅持五五導向,打造特色中路’的總體戰略?!?/p>
一位險企精算人士指出,發展非車業務對資本的需求較大,在償二代下,保險風險最低資本要求非車險的系數比車險大,非車業務增多,就會導致償付能力下降。
截至今年2季度,中路財險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66.61%。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今年第2季度末,財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86.8%。若此次增資能夠獲批,中路財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將獲得提升。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