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副市長王立新:深港合作是大灣區建設重要一極,已誕生兩個合作區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19-06-18 19:37:14
見習記者 閆軍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楊仕省 深圳報道
自今年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對于粵港澳三地協同優勢互補的途徑,尤其是廣東與香港、澳門在兩種社會制度、經濟體制之下,生產要素如何流通成為探討的重點。
此前喊出“此時不來大灣區奮斗,更待何時?”的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披露了粵港澳大灣區內深港互動的新動向。
王立新在近日舉辦的“2019大灣區經濟與發展論壇”上表示,深圳在與香港的合作中搭建了兩個重要平臺:一個是前?,F代服務業合作區;一個是正在規劃建設的福田皇崗口岸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這兩個合作的平臺會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在深港最重要這一極的合作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正在建設中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被賦予推動創新要素便捷流動的重任,根據此前官方資料顯示,深港雙方將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打造融合“一國兩制”優勢的國際化開放創新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特別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提供有力的支撐。
據了解,2018年,深圳生產總值突破了2.4萬億,經濟總量居亞洲前5,特別是深圳的工業和出口規模在全國大城市保持第一位。去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了4.2%,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8萬件,連續15年位居全國第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0萬家,僅次于北京,金融業增加值超過3千億元,金融業總資產居全國第三位。
對于成績取得的原因,王立新認為,深圳建市40年來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得益于港澳的輻射帶動。
“深圳將舉全市之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與港澳在金融科技、知識產權保護、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營造國際一流的創新生態,加快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加強高等教育的開放式合作,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蓖趿⑿卤硎?,深圳將為大灣區企業、人才和居民來深投資發展創新創業、工作生活搭建更多平臺,創造更好條件,共同打造全球最具發展的空間、最具增長潛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責任編輯:秦嶺 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