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美股IPO回報率超30% 需謹慎美股打新“潛規則”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19-07-30 12:15:14
見習記者 閆軍 華夏時報(www.svbart.com)記者 楊仕省 深圳報道
如果說A股打新像買彩票,中不中全靠命,美股幾乎“逢打必中”的打新規則為投資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盡管有一季度美國政府“停擺”等不利因素,今年上半年以來美股IPO總量為74家,總募資規模297億美元。從回報率來看,美股市場對新股的熱情同樣不低,今年二季度平均回報率達到30.5%。
“近幾年美股憑借著其估值低、股息率高等特點,吸引了中國眾多優秀的風向企業奔赴美國上市,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而伴隨著互聯網券商的崛起,投資美股不再那么遙不可及,美股打新也隨之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形成新一股投資熱潮?!备煌咀C券相關分析師表示。
眾所周知,美股投資者以機構為主,散戶占比極少且都是高凈值人群,普通人如何參與美股新股發行?近期不少投資者遇到打新份額變動的現象,美股打新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美股打新是券商“制造”的概念
一位互聯網券商運營總監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2017年下半年起,中國公司奔赴美國上市的節奏驟然加快。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除了直接在美股二級市場買賣股票賺取資本利得,不少投資者開始嘗試美股新股申購。
事實上,在美股并沒有打新的概念,傳統美股IPO沒有面向公眾的公開認購環節,由于美股市場以機構為主,過去新股發行上市時配售一般只面向機構投資者、親友團和少量認購資金在百萬美元以上的個人投資者,散戶認購門檻較高。
為國內投資者提供服務的券商看中這里的機會,他們既看到國內投資者對新股熱情高,又了解美股的規則,便創新出美股打新這一業務。
所謂創新也并非新意,只是將互聯網券商向美股新股IPO承銷或分銷商爭取份額,將獲得的新股分配額度提供給客戶認購,讓沒有打新資格的投資者參與到打新當中去。不過這對于沒法參與到美股打新的普通投資者來講,無疑可以參與到美股成長企業的發展紅利當中去。
2018年,美股市場共有254宗IPO,總募集額660億美元。今年以來,美股繼續走強,上半年道瓊斯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累計上漲14.03%,標普500指數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累計上漲17.35%,納斯達克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累計上漲20.86%。
資本市場的行情帶動上市的熱情,2019年上半年,由于美國政府在年初停擺超過1個月,影響年初的IPO進程,但市場在第二季度迎來了大爆發。
根據老虎證券數據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在美股上市的公司12家,遠遜于2018年同期的44家和2017年同期的25家。
但2019年第二季度,有62家公司成功登陸美股,高于2018年同期的60家和2017年同期的52家。高于過去10年的第二季度IPO平均數49家。
不僅IPO數量和募資規?;钴S,上半年美股IPO公司的回報也很強勁。第一季度美股IPO的平均回報率為11.5%,第二季度增長至30.5%。
如果從行業來看,上半年IPO的大多數行業獲得了正面收益,仍然是受益于人造肉概念股,和快速增長的折扣超市,消費板塊以295%的收益成為最大贏家,其次是科技和原材料板塊分別獲得35%和33.5%的回報。
《華夏時報》記者從某券商方面獲悉,其承銷28只美股打新,收盤收益率僅8只出現下跌,剩余20只均為上漲,其中趣頭條上市當天收益率漲幅達到128%。
“今年上半年,有瑞幸咖啡、云集等16家中概股選擇赴美上市,在科創板之前,不少成長型企業可能沒辦法在A股上市,但是他們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能會很大,所以參與中概股美股打新正在成為國內不少投資者的選擇?!币晃蝗谭治鋈耸肯蛴浾弑硎?。
投資者需冷靜看待份額變動
盡管看起來美股打新可以讓普通投資者參與進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相對于A股來講,美股打新要承擔的風險也要更高。
首先,美股打新可能要面臨破發的風險,以如涵控股為例,上市當天開盤跌破8%,當天收盤跌幅高達37%。對于投資者來講,美股打新是糖還是玻璃渣,只有吃下去才知道滋味。
另一方面,券商在打新中的承銷的份額也是風險之一。熱門項目原本就是搶手,投資者申購份額與實際分配份額出現差異是常見現象,甚至會因為券商最終拿到的份額變化而導致中簽結果的二次改動。
今年五月,某券商按照認為可以拿到的額度提前給散戶投資者公布了中簽數額,臨近開盤發現只能拿到較少的額度,于是緊急修改散戶投資者的中簽數額, IPO企業上市后股價大漲,投資者并不知道其中原委,認為券商拿走了自己本可賺到的錢,不樂意,涌到該券商社區指責。近日,另外一家互聯網券商因系統出現bug,導致部分客戶中簽結果失真,雖該券商立即對數據做了修復,讓客戶實際分配的股數恢復正常顯示,但也讓客戶度過了驚魂的20分鐘。
一直以來,美股IPO主要是由投行作為承銷商協助公司發行股票,互聯網券商只能通過從發行人或承銷團手里爭取部分新股額度,再降低認購門檻提供到散戶投資者進行網上申購。這意味著投資者是否能打新成功,主要取決于承銷商公布的配額。而互聯網券商并非強勢的一方,當項目火爆且拿到的認購額度又不多時,散戶投資者的中簽率則低,反之亦然。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美股發行價格區間通常是承銷商根據公司估值和市場因素等給予指導范圍,一般美股實行T-1定價,在證實上市前一天確定最終發行價格,通常會在照顧價格區間內,但也視試產情況而定。最終定價有可能會在發行價格區間上限的20%上下浮動。
“打新與其他投資一樣,并非穩賺不賠的買賣,一則美股沒有漲跌停限制,二則同樣存在破發情況。愛好打新的投資者更應理性參與,正確看待新股的漲跌現象?!鄙鲜鋈谭治鋈耸勘硎?,對于提供美股打新服務的互聯網券商來說,也同樣應該加強美股投資者教育,讓投資者充分了解美股打新的風險,使其認識到高收益必然相伴高風險。同時,也要在客服培訓等方面做好工作,避免誤導銷售。
見習編輯:李茜楠 主編:秦嶺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微信搜索「華夏時報」或「chinatimes」)
評論